正在阅读:【聚焦】新华社关注!定远2600余人守护的,是什么?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定远资讯 / 民生热点 / 正文

637228200908056298839231704.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聚焦】新华社关注!定远2600余人守护的,是什么?

转载 廖序新2021/12/24 13:55:52 发布 来源:三色定远 作者:三色定远 5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原文:

记者近日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采访了解到,为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和确保粮食安全,这个产粮大县从去年4月开始探索“田长制”改革,设立县乡村三级田长2664名,划分网格责任区258个,以“管建种护活”为抓手,既保护了耕地、减少了违法用地的发生,也提高了种粮群众积极性。


在定远县西卅店镇陈庄村的一块耕地里,村级副田长熊国军掏出手机,边点开动态巡查监管App边说,在这个App上面可以查看自己管辖田块的动态信息,如果发现哪个田块出现了问题,可以及时上传图片到后台,快速解决问题。

“村里共划了7个片区,我负责看管600多亩地,每星期最少巡查两次。”熊国军说,以前村里的耕地存在抛荒、挖塘等现象,推行田长工作机制后就少了很多,“巡查中我发现有村民在耕地上种树,就及时宣传政策,劝他把树移栽了。”


定远县西卅店镇陈庄村村级副田长熊国军演示动态巡查监管App。新华社记者 曹力 摄


定远县拥有耕地面积280余万亩。前些年,耕地闲置“荒田”、种树种草“占田”、违规建房“毁田”等“三田”现象时有发生。

据定远县常务副县长王少兵介绍,为破解“三田”难题,该县积极探索“田长制”改革,去年4月在西卅店镇开展试点,并逐步推开。各级田长主要职责是保护、建设和利用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

定远县构建三级田长责任体系。其中,县级田长抓统筹。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总田长,对全县耕地保护、建设和利用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负责包保乡镇。乡镇田长抓落实,村级田长抓巡查。村两委负责同志任村级田长,包保到村民组,重点对“三田”现象开展常态巡查,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处置”。

“全镇有22名镇级田长,101名村级田长。”池河镇党委书记、镇级田长程永峰指着身后的田长制责任区公示牌说,该镇压实各级田长责任,让每个地块都有责任人,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制止、整改,能够最早发现并减少群众的损失。

在定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单正稳看来,“田长制”改革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到基层干部身上,初步取得“管好田”“建好田”“种好田”“护好田”“盘活田”等实效。

“我们发挥村两委了解村情、熟悉地情的优势,开展常态化巡查,努力把‘三田’问题消除在萌芽,解决在初始。”王少兵说,截至目前,三级田长开展巡查9.6万次,整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58起,恢复粮食种植面积3000余亩。今年以来,全县违法用地案件同比减少7宗,下降53.8%。两年来,全县建设高标准农田18万亩。

与此同时,定远县持续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两年来新增流转面积约8.5万亩,去年推广绿肥种植面积约18万亩。

改革也提高了种粮群众积极性。耕地有人管了、高标准农田建好了……前不久获得秋粮丰收的池河镇种粮大户陈彪说,田块经整治后变大了,方便机械化耕作,“降低成本在10%左右,现在干劲很足呀!”


定远县池河镇半面店村一处高质高效示范农田对田长制责任区进行公示。 新华社记者 曹力 摄


“定远县探索‘田长制’改革,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等进行系统集成,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认可。”滁州市委副秘书长钟来斌认为,定远县以“管建种护活”为抓手,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和确保粮食安全的做法,对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工作具有积极意义。(记者姜刚、曹力)



【来源:新华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400@m6m.cn







已有0人点赞

微信公众号图片.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